第(2/3)页 其中,也不乏考校之意。 冯璃侃侃而谈,一些见解,让霍冬忍不住频频点头。 毕业后,冯璃经历了名企的实践磨砺,观点更务实,与霍冬本人的学院派知识相互印证,倒非常的有趣。 聊着聊着,霍冬导师兴奋起来,站起身。 “小冯璃啊,你的一些观点,对我启发很大。我最近在出一本书,讲的是企业与城市的共融共生。这其中也涉及到很多经济学、管理学的内容,我最近在研究一项很有意思的内容,你来看!” 霍冬院长大步走到办公室的一角。 那里有几块黑板,围成了一圈。 霍冬导师把它们一一摆开。 正中间的一块,写着一行白色的苍劲大字——“名片城市的崛起之路”。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,“浅议产城一体化的新模型”。 除此之外,几块黑板上,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字。 “这么多年不见,老师的板书还是这么漂亮。”冯璃打趣道。 “看内容。”霍冬敲了敲黑板,笑道。 犹如提醒走神的学生,注意重点。 冯璃开始浏览那些文字的内容。 里面讲的是,以企业牵动行业,让市政牵头,重塑城市形象,打造新型名片式城市,让城市发展反哺行业,最后又使企业获利。 大抵是这么个内容。 但是冯璃看到的,却是一个生生相息,朝气蓬勃的良性循环。 她那一双美眸忍不住瞪大,再度细细读了起来。 如此高屋建瓴,如此敢想敢说。 让冯璃忍不住咋舌,忍不住钦佩。 “老师,这是您所做的构想吗!您真是太厉害了!真不愧是我的导师!”冯璃由衷地赞叹道。 霍冬顿时笑了,“你能认可,能看到这些东西的厉害,我不奇怪。这东西也确实不错,不过,你可猜错了,这些并不是出于我手。” 第(2/3)页